這一個星期我超忙,
忙著處理許多店務和自己事業發展的瑣事;
剛好星期三10 /26的下午,
來台北洽公、順便到北美館看畫展。
去北美館也是臨時的念頭,
公車開在中山北路上,我看著自己曾經熟悉的街道,
就是情不自禁的想在北美館下車!
星期三下午1點半的時候,果然是看展的好時機。
人煙稀少、整個展覽空間彷彿是為我開設的;
漫漫遊走、在時空中感受心靈的沉澱!
其實,原本可以看3個展覽的〈我捨棄了設計大展〉;
過去曾是設計人的我,
目前意志堅定的只想接近純藝術〈當然時間不夠也是原因〉!
這個叫【看見晝夜】的展覽很有趣,
利用聲光多媒體的效果;
將黑夜與白晝的交替像一個小劇場般呈現在你眼前,
讓坐在舞台下的我領受到光影的變化,
會不自覺感受到這世界沒有所為永恆不變的東西,
在大自然裡時間分分秒秒的推移,
人類的渺小微不足道,難怪印象派畫家/ 莫內,
不遺餘力的捕捉光影瞬息萬變的畫面,
那無非就是把握當下的感動!
〈我沒帶相機,所有的圖片都是翻拍北美館目錄〉
翻拍的文字還算清楚〈可放大來看〉
這張是畫家 / 陳庭詩的版畫《晝與夜》
這是畫家 / 龍思良的水彩畫《懷念西門町》,有水墨畫的渲染味道。
晝夜的色彩,以3幅畫來讓觀眾感應《從晝到夜》的視覺享受;
尤其是黑夜裡深遠的星空中,畫家筆下的星星竟然讓人有閃爍的錯覺!
下面這4幅畫的情景,
原本是畫家 / 陳其寬畫在同一張很窄很長的紙上〈全畫 / 寬30,長546公分〉
由上至下→原先的畫面安排是從右到左的;
也就是從黑夜到白晝的日常生活作息。
畫家用水墨畫法來傳達,而且還加入西畫的透視構圖法,
最特別的地方,
是整張畫的輪廓線全用毛筆沾深灰墨色,
以虛線的點描法,一點一點表現出輪廓的結構!
讓畫面顯得很柔美!
畫家 / 陳其寬的水墨畫《陰陽》 局部切割放大 / 翻拍目錄照片
另一個很不同又很前衛的展覽《時空敘事》:
是以藝術家作為敘事者,
在這裡藝術家和那個空間的連結,
用圖像或影音或以言語說故事,
打破我們習慣創作的方式。
裡頭有個藝術家,假設自己是一條狗,
他將攝影機定位在狗眼看世界的高度,
因視野的改變他發現這創作的趣味性。
翻拍的目錄上有21位藝術家的作品在北美館展出;
我最喜歡的是,最右邊算下來第4張圖的藝術家,
他畫了數千張黑白色調的素描,
用來組合他自己的童年記憶:
家和學校、上學途中、經過的路徑和風景,
有商店、公園、教堂、墓園等的記憶、、、
在作者的素描功夫下令我嘆為觀止啊!
他真的一張張的要畫很久很久吧;
就算藉助電腦也要花很長的時間才能搞定!
若你也喜歡黑白線條素描繪稿的人,
真的真的,要去親身體驗這場視覺藝術!